【街头人物】专访社会学博士苏硕斌(中):慎选小确幸 建立多元价值

文/ 张溦紟
逐字稿/廖勇胜

苏硕斌-2

苏硕斌

台湾本土社会学博士,目前在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任职副教授,先后曾任职于世新大学、阳明大学。从他这些年先后出版的著作和翻译的日本教科书,可看出他跨领域的研究旨趣:台湾文化史、空间研究、休闲研究和媒介研究。除了就任台湾社会学会秘书长、文化研究学会理事,还带着学生跑进绍兴社区从事社会调查史的工作,也和同行友人搞了个书店咖啡馆作为文化阵地,最近还开始享受学做肥皂、面包、按摩。

慎选小确幸:建立多元价值

其实,许多人能够感受到来自生活、社会和国家的各种压力,他们也在日常生活中找寻各种出路,尝试做出一些改变。所以,社会上开始浮现出各种小杂志、小创业、小老板、小文青、小节庆、小市集。即使房价再高,人们只要透过创意的废料再用、空间设计也能在小火柴盒的鸽笼里享受自己的美好生活。或是,只要看到好的天气、好的料理、好的餐厅,就会拍照上传到脸书跟大家分享生活的小确幸。

不单是台湾,就连马来西亚一些当地杂志或报导,也开始使用这个词汇去标榜这种生活态度或风格。这词最早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由翻译者林少华直译而来,意指微笑而确实的幸福、稍纵即逝的美好。

这算是我们夹杂在资本主义和国家的各种限制之中,在都市空间进行的小革命?台湾另类媒体《破报》 [1]曾经针对这个现象,在《反对一切小而轻的东西》一文中提出严厉的批评,认为这种推崇小而美的生活风格,只着重个人消费的欲望与沉溺,并无意追问如何认识世界意义的框架和资讯。苏对小确幸另有自己的定义和补充,认为不用一杆子打翻整艘船。

如果我们的目标就只是为了小确幸,例如你因为买了一个LV名牌包包而感到快乐,但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小确幸,那么你就只是把小确幸给消费掉、用掉了,什么都不知道。那是很糟糕的事情,也不是我所要讲的小确幸。

但是,如果我们借用后现代理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它分层两个层次来看。首先,第一层次就是我们先解放单一的价值观。所以,如果我们的小确幸在攻击这个单一的价值观,我们找到了另一个可以让我们快乐的价值观,让我们的快乐不再只是来自资本主义的单一价值观,那就是小小的成功。有人因为买LV名牌包包而感到非常愉快,但这并没有让单一的价值观崩溃掉,而让别的价值观兴起。

那么,小确幸的前提是什么呢?假设我跟朋友去把一个与国家有关、看了让我很讨厌的墙涂鸦掉。隔天,大家看了之后,开始发现原来这片墙告诉我们,国家的领袖其实没那么伟大,让我们觉得非常爽,那就是小确幸。

或者,我今天跟朋友学到新的技艺,发现原来做肥皂那么好玩,我也要自己学学看。这让我学懂了一件什么事情:过去的单一价值观,如金钱、权力没那么地重要。我觉得这就是第一步。小确幸的重点来自于,我们不是遵循国家给我们的幸福定义。什么是国家给我们的?就是薪水高、职位高、升官发财这类传统的定义。那么,我们第一步就要摆脱这个。

第二步的小确幸,当然就是确立多元价值,让人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快乐,甚至你不赚钱,也会很快乐。唯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以前常讲的“穷得只剩下钱”的这种人是最贫穷的说法,才能够成立,因为你只有钱。可是,你看到别人在其他的领域不断地追求他的快乐,然后得到很大的幸福感,这只有在多元价值观的成立以后才能成形。所以小确幸对我来说,是离开现有价值观的愉悦,而不是在主流价值观里面。很多人说,我们去做一件事情就是我们的小确幸。对,如果跟好朋友聊天一个下午,学到了什么新的人生观,抚慰了你的心灵,这就是小确幸。不过,如果你是去遵从资本主义告诉你最有名的一家店,然后去吃了好吃的下午茶,这实际上是主流里的大确幸,跟我说的小确幸的意义是很不一样的。

这个概念可追溯至李欧塔(Jean-François Lyotard)[2]的大论述(Meta Narrative)和小论述,从那里挪来小确幸用的。他是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也是“后现代理论”的重要学者之一,《后现代状态》(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1979)是其代表作,研究当代文化和知识变化。大论述与小论述的主要对话是,一个现代主义当道的时代,其时代特征包括资讯时代、晚期资本主义与后工业社会交错。他主张知识中的科学知识和叙述知识(narrative knowledge,或人文知识),这两种知识类型并无占特别优势。

但是,在启蒙运动以来,科学知识在强调理性、实证和科学至上的情况下,意图贬低叙述知识的价值,而将其沦为一种迷信、不科学、传说、寓言,使科学语言成为一种人人推崇的大叙述。因此他支持小论述的。不再是追求主流的、科学的论述,而是一个小小的,不知道从哪里来,是人与人之间发展出来的论述。

专访社会学博士苏硕斌【下】战术——在日常生活对抗国家


注解:

[1]《破报》 []

破报
[2] 李欧塔(Jean-François Lyotard,1924年8月10日-1998年4月21日)[]

Jean-François Lyotard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