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与重塑(二)】新科技下,新闻工作蓝领化及去技术化

责任编辑 / 曾丽萍
记者 / 杨薪蓓
校对 / 吴小保
图片编辑 / 梁友瑄

liu02 final higher.jpg

“记者”这一词,在以往的印象中都是需要经过新闻专业训练而成的一份职业。然而,台湾近年却出现一句很流行的惯用语 : “小时候不读书,长大当记者”。这无非是对现代记者的专业有着很大的质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教授刘昌德指出,在台湾社交媒体盛行的年代,新闻主题趋向娱乐化,新闻来源渐取材社交媒体的爆料专页或政治人物粉丝专页,记者专业渐不受重视,人人都可以当记者。

专题.jpg

照片/自由时报

“过去面对面的采访需要很多经验的累积,那只有个别的记者才做得到。但随着新闻内容农场化,演变成记者只需到政治人物的脸书剪贴讯息,这很容易操作,让记者工作的特殊性下降,他们甚至不需要念大学。”

他使用“报业白领的蓝领化”说明此现象,并指出,随着记者角色的转变,记者工作条件也日趋恶化。

“为因应社交媒体一切讲求‘快速’的特质,记者必须在新闻现场就不断更新消息,这种赶即时新闻的作法,让新闻查证不足,新闻出错让专业倍受质疑,记者的工作压力也倍增。”

刘昌德是在由大同韩新传播学院举办的华文报业两百年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专题演讲。

记者工作“去技术化

刘昌德进一步引述社会学学者布雷弗曼(Harry Braverman)的“去技术化”(deskilling)概念,来说明新科技的不断发展更新、新闻工作的转化。

他指出,“去技术化”的概念是在1970年代提出,当时工厂技术工人被机器取代,工人的技术已不再重要,而可以担任有关工作的人变多了。

同样的,放在媒体工作来看,自从机器引进之后,可以担任记者的人变多了。媒体老板只在意降低雇用劳工的的成本,劳工本身的技术如何已不再是他们所关心的。

他说,1980年代末的进入电脑检排年代、1990年初编辑室电脑化,1990年末网络化,以及进入廿一世纪的社交媒体年代,都把新闻工作一步步推向“去技术化”。

制造共识:记者积极同意

 记者工作条件恶化,记者却未必在违背专业精神下,满足新闻媒体老板赶即时新闻和制造不营养内容的要求。刘昌德运用社会学学者迈克布若威(Michael Burawoy 提出的“制造共识理论,来说明媒体老板不是用强迫的方式去压迫记者,而是用制造共识的一种方式,将记者带入即时新闻“游戏”当中。

“这叫做即时报导游戏,记者进入到这个游戏里就会不由自主一直不停地写,因为他们觉得他们必须赢得这场游戏,那是一种欲望、一种共识,而不是一种强迫。”

他说,为了先拔头筹抢到即时新闻,即使他们觉得这样不对,但是在这个状况下他们还是积极同意,主动配合新闻劳动的这个特性。比如在工作现场,他们会快速地发布那种不营养的新闻内容,增加即时新闻的量。

刘昌德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采用深度访谈法及问卷调查,第一手了解新科技对新闻工作者的影响,以及新闻工作者如何响应新科技的冲击。

 (下篇预告:【回溯与重塑(三)】藉科技之便,独立媒体开创新出路)

留下评论